“缺芯少魂”是我国互联网领域最大的“命门”。毫米波芯片是高容量5G移动通讯核心,长期被国外垄断,是我国短板中的短板。6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表示,南京网络通讯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已研制出CMOS毫米波全集成4通道相控阵芯片,并完成了芯片封装和测试,每通道成本由1000元降至20元。同时,他们封装集成1024通道天线单元的毫米波大规模有源天线阵列。芯片与天线阵列力争2022年规模商用于5G系统。
2020-06-16 12:24:10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支撑着人的视觉、听觉、平衡、味觉、嗅觉、记忆、情感、学习等。大脑的构造十分复杂,由大约1千亿个神经元(Neuron)组成,并由约100万亿个突触(Synapse)连接。这些神经元与突触一起构成了一个极其庞大的生物神经网络。
2020-06-15 11:17:40
我国近日在碳基半导体材料的研制方面有了非常重要突破,近日在碳化硅晶片量产方面也取得重大进展,相同的“碳”字,不同的材料,一个是晶片,一个是芯片。
2020-06-15 11:15:54
近几年,受制于西方国家对华芯片产业的各项限制,我国芯片行业所面临的局势日益严峻。实际上,美国对华的芯片限制,上至国家超级计算机,下至居民消费电子,全面覆盖了我国的芯片行业市场,汽车行业当然也是这场战争的“炮灰”。汽车行业在这场“锁喉”战争中“缺氧”到底有多严重?
2020-06-15 11:13:47
导体行业垂直分工模式的出现促进了产业链分工的全球化。美国作为半导体领域无可争议领先者,依然需要依赖全球各地的资源与技术。对于国内半导体企业来说,国家高层的关注和政策倾斜一定程度上支持着国内半导体企业的追赶。
2020-06-12 10:31:12
Roswell Biotechnologies正在与比利时微电子中心(Imec)合作,将于2021年制造首批商业化的分子电子生物传感器芯片。这种芯片能用在便携式或手持设备上以检测新冠肺炎(COVID-19)和其他疾病,并能用于精密医学及低成本基因组测序。
2020-06-11 10:42:19
6月8日,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师设计了一种“片上大脑”,它比一块五彩纸屑还要小,它是由成千上万的人工脑突触(称为忆阻器)制成的人脑。研究人员借鉴了冶金原理,用银,铜和硅的合金制造了每个忆阻器。当他们通过几个视觉任务运行芯片时,芯片能够“记住”存储的图像并多次复制它们,与使用非合金元素制成的现有忆阻器设计相比,该版本更清晰,更干净。
2020-06-11 10:40:13
2020年5月30日,联合微电子中心(CUMEC)在重庆向全球隆重发布“180nm全套硅光工艺PDK(process design kit)”。180nm全套硅光工艺PDK的发布标志着联合微电子中心具备硅基光电子领域全流程自主工艺能力,并正式开始向全球提供硅光芯片流片服务。
2020-06-11 10:29:10客服热线
400-618-9990 / 13621148533
官方微信
关注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