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元坤资讯>>剖析传感器在粮食监测方面的应用

剖析传感器在粮食监测方面的应用

阅读量:625

分享:
2021-04-16 12:01:03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加快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也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作为包含“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粮食质检体系等三大项目的“优质粮食工程”,正是近年来我国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举措。随着“优质粮食工程”实施、粮食产后服务体系落地,也从实处为我国粮食减损带来利好。

据粮食部门测算,我国每年因虫霉鼠雀造成粮食损失浪费400亿斤以上,这些都是因为由于农户储存设施简陋、烘干能力不足、缺乏技术指导服务等,其损失比例在8%左右,随着科学科技的发展,有着更大作用的传感器技术运用到粮食监测上来,促减损。

众所周知,传感器的发展为人们解决了诸多困难。随着智能化发展的推进,智能传感器也逐渐在市场上流行起来,并开始运用在各行业中。那么,你知道在粮食监测促减损方面,用到了哪些传感器技术吗?

首先,是温度传感器,它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早开发,应用较广的一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市场份额大大超过了其他的传感器。从17世纪初人们开始利用温度进行测量。针对粮食温度等监测问题,我国从2000年就开始实施数字粮情测控系统,按照一定的密度部署单总线温度传感器,帮助粮仓实现数字温度的实时监测。

再者,湿温度水分一体化传感器,在之前采用温度传感器等湿度检测,只能有限的几个温度监测点来得到仓内外湿度,水分检测并没有大量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针对粮情监测行业只有在粮食出现霉变的时候才能有效测量,不能提前做预防、不能实时监测粮食水分的痛点,我国一企业又研发了业界温度水分一体化传感器。其是将水分传感器密封,同时将与水分传感器相连的两个电极也密封在工装中,来测量粮食的水分。使用此技术,可以实时的了解储存粮食的情况,以便于我们针对所出现的问题,做相应的措施。

民为国本,粮为民本,粮食安全关乎着每一个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加上今年受特殊事件的影响,粮食安全更加脆弱的当下,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刻不容缓,促减损,相关传感器来助力。


搜   索

为你推荐

  • E50-TTL-100

    品牌:EBYTE(亿佰特)

    E50-TTL-100

    封装/规格:DIP-20*36mm我要选购

  • E103-W02

    品牌:EBYTE(亿佰特)

    E103-W02

    封装/规格:SMD我要选购

  • E07-M1101D-TH

    品牌:EBYTE(亿佰特)

    E07-M1101D-TH

    封装/规格:插件我要选购

  • SN12 B5频段

    品牌:Simware(信位)

    SN12

    封装/规格:模块我要选购

  • 2.4G无线模块,旧版的NF-01-S

    品牌:Ai-Thinker(安信可)

    NF-01-S(旧版)

    封装/规格:2.4G无线模块我要选购